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
专注医药流通互联网+,真正解决行业痛点

专注医药流通互联网+,真正解决行业痛点
重朔互联网下医、药、养新生态链
先进的模式,专业的技术帮助企业降本增效
快速高效果实现医药企业互联网转型升级
去中心化的结构化模式设计,真正实现医院互联网+
打造互联网医院,重朔医疗医药新生态
国家密集发布医疗健康政策
2016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》把医疗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,互联网+医疗健康概念初步成型;2017《 ”十三五“卫生与健康规划》;2018《关于促进”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发展的意见》;2019《关于完善“互联网+”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》;2020《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》...
互联网+医疗健康背景下的三医联动
线上处方流转,推动互联网医药发展 → 医药数据易追朔,促进医保控费 → 医保接入可调动患者与医院的积极性
线上医药选择更广泛, 可丰富医疗手段 → 线上医疗透明可控,帮助医保控费 → 医保的接入有助于医药电商的发展
位置确定,服务半径受限;场地、床位、设备、人力受限,接诊量确定,服务人群受限;服务项目受限,限制业务扩张。
最佳的院后服务人员不是病人的主治医生、管床医生、手术医生;院后的利益链条无法得到有效果的延伸,导致服务人员积极性有限;病人多、杂、散、乱,院后服务要求众口难调。
医院问诊量不平衡(8%的三甲医院承担了近40%的门诊量);常规诊疗占用资源(超过50%的问诊为常规复诊及慢性病诊疗);信息化水平低(60%的医院电子病历处于初级阶段)。
帮助医生打造独立互联网服务平台
问诊引流:互联网医疗目标将50%的问诊在家完成,35%流向基层医疗机构,三甲只需承担大病问诊;针对性诊疗:互联网医疗可方便建立慢性病患者档案,方便远程随访,调动患者自我管理;推动数字化建设:互联网医疗推动医院数字化转型。
扩展服务范围:充分以挥互联网优势,远程问诊扩大服务半径;增大业务量:互联网助力动态增加医生服务时间;增加互联网服务项:互联网无边界,联网其他服务机构,共建共赢。
帮助院内医生做好病人的院后服务,提高服务质量,减少患者流失;帮助加盟医生提供合法合规的执业环境,有效增加患者流入。
传统医疗模式下患者痛点分析
排队久:平均每位患者排队看病时长90-120分钟。
看病贵:超过50%的患者认为看病贵。
看病难:46%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于东部地区,中西部等偏远地区患者看病难。
买药难:药品控销,信息不对称,大量偏远地区患者找不到医院处方上开出的药品。
环节打通:互联网医疗患者问诊时长缩短近70%。
足不出户:患者在家就可完成问诊,节省综合开支。
打破地域:华山医院72%的远程会诊来自中西部等偏远地区。
信息灌通:医药资源互联网化,便利患者找药,医生资源上网,便于患者找医。
中央仓储配送平台-处方流转平台-互联网医院药房-医生互联网工作室-结算清分平台-互联网医院-实体药房
1.寻医问药、2.医生询疹开方、3.处方流转、4.患者支付、5.物理配送、6.区域中转、7.线下送药、8.结算清分